“十四五”以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科技創新取得重要突破
147項核心成果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
11月1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第八場新聞發布會。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科技創新取得重要突破。2021年以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研發經費累計投入1034.4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1.15%增長到3.36%,保持全國前列,147項核心成果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
“十四五”以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經營質效穩中有進。資產總額從1.2萬億元增長到2.3萬億元,利潤總額從143億元增長到211億元,年均增速分別達到17%和10%。全員勞動生產率從每人每年33.1萬元增長到40.5萬元,國有資本回報率、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持續改善。
省國資委深入實施研發投入“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在投入、項目、技術、人才、平臺、轉化、后勁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監管企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十四五”時期,監管企業累計授權專利7767件,制定標準587項,累計創建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179個。2022至2024年度,監管企業分別獲河北省科學技術獎29項、29項、33項。科技成果轉化率持續提高,預計2025年監管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率能夠達到20%以上。科技型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75家,創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家。
五年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深化改革、加強管理、推進創新,在做強做優做大道路上邁出了新步伐。

10月27日,河鋼集團石鋼公司軋鋼廠小棒生產線,工人巡檢設備。河北日報記者常方圓攝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河鋼集團40余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河鋼新材榮獲國家單項冠軍企業,超純釩材料榮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河鋼成為中國第一大家電用鋼、第二大汽車用鋼制造商。唐山三友集團實施了一批百億級項目,帶動能力增強,三友化纖、三友新材等入選工信部先進制造業企業名單。
“十四五”以來,監管企業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新增國家級智能工廠5個,發布前沿技術18項和先進算力創新應用場景22項,19家企業獲評環?冃級,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17個、綠色礦山8個。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勢頭強勁。
開灤集團的北方高速動模測試中心獲評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河北建投集團的新能源控股裝機容量達800萬千瓦,所屬新天公司“氫啟未來”活動入選國務院國資委能源“四個革命”典型案例。
省國資委制定了《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實施分類推進,特別是對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具備產業優勢的領域,著力在提質量、擴規模上見成效。同時,在《省國資委監管企業主業管理辦法》中,明確支持企業將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納入企業主業范圍。目前,已有13家監管企業的主業或培育主業中核定有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年來,省國資委積極開展監管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雙示范”(示范企業、示范項目)專項行動,遴選出具有示范性、先導性、創新性和突破性的企業22個、項目20個。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實施重點項目130個,投資額超900億元。
通過系統謀劃、聚焦主業、示范引領,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