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雙十一”,省消保委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預售陷阱,按需理性消費。
今年“雙十一”,不少商家延續了預售模式,但部分預售商品存在預售價比現貨價貴、發貨時間長等問題。省消保委提示,消費者應給自己設置預售冷靜期,同時仔細查看預售規則,明確退款條件及流程,避免陷入被動境地。消費者應對比預售商品與現貨的價格、優惠力度及發貨時間,切勿被“預售專屬”等標簽迷惑。
目前,“直播帶貨”已成為“雙十一”消費主流渠道。為避免因夸大宣傳、虛假折扣等問題而產生損失,消費者要選擇正規平臺和信譽良好的主播,對主播宣稱的“全網最低價”“限量秒殺”等話術保持警惕,可通過截圖、錄屏等方式留存宣傳證據,同時利用平臺比價工具核實價格真實性。
另外,消費者要注意區分預售、現貨、樣品等商品類型,確認商品規格、材質、售后服務等關鍵信息,不盲目跟風下單。
“雙十一”期間,訂單量激增,退換貨、售后咨詢等需求也隨之增加。消費者在下單前,應確認商家的退換貨條件,特別是生鮮、美妝等特殊品類的商品退換貨要求,避免因“概不退換”條款無法維權。同時,妥善保管訂單截圖、支付憑證、聊天記錄等消費證據,關注商品物流信息,收到貨后及時開箱查驗,如發現商品破損、貨不對板等問題,第一時間與商家溝通或向平臺客服投訴。若協商無果,消費者可撥打12315熱線或向消保委投訴,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應樹立綠色消費觀,按需購物,防止浪費。同時,理性消費,不為了享受滿減優惠購買不需要的商品,讓每一筆消費都成為品質生活的加分項,而非生活負擔的來源。(記者解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