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委十屆八次全會關于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要求,10月29日至30日,省僑聯在雄安新區舉辦僑界專家委員會工作會議暨“校、企、僑”合作機制推進交流活動。

本次活動以“僑智賦能·創新發展”為主題,由省僑聯、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主辦,省僑聯僑界專家委員會、省國際華商會承辦,省僑聯僑界專家、高校僑聯聯盟、新僑創新創業聯盟、僑商僑企、金融機構代表共110余人參加,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任卓平,省僑聯僑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紹普出席活動并講話,省僑聯經濟科技部部長崔玉慶主持。

任卓平在講話中肯定了僑界專家委員會在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她指出,廣大僑界專家擁有豐富的國際視野、先進的技術知識和廣泛的商業人脈,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她希望廣大專家委員要堅定信心、弘揚傳統,擔當起新時代新征程的職責使命;要發揮優勢、展現作為,在助力我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力量;專委會要進一步完善機制,突出特色,為委員履職盡責創造良好條件;要以“服務國家戰略、助力河北發展”為己任,在對外開放合作、中華優秀文化傳播等領域展現作為。她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進一步推動“校、企、僑”三方攜手,聚焦力量,著力機制創新,構建“高校+僑聯+企業”常態化合作新格局,在賦能僑企發展,激發僑界創新創造活力,服務河北高質量發展大局中發揮獨特優勢。她表示,省僑聯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努力成為“校、企、僑”合作的堅強后盾和貼心人,持續推動合作機制走深走實。

楊紹普對專家委員會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他指出,僑界專家委員會在省僑聯的指導下,匯聚僑智僑力,發揮獨特優勢,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服務社會、國際交流等重點領域,在咨政建言、科技賦能、公益善行、內外聯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并針對當前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對下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他號召大家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繼續攜手并肩,匯聚力量,不斷開創僑界專家委員會工作新局面。

省僑聯掛職副主席姜小平向全省各級僑聯組織,廣大僑界專家學者、高校僑聯聯盟、華商會、新僑創新創業聯盟成員和僑界群眾,發出關于建立“校、企、僑”合作機制,推動“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的倡議,倡議大家要提高站位,勇擔使命,爭做“校、企、僑”協同創新的積極參與者,爭做“產、學、研、用”融合的堅定支持者,爭做國際創新資源要素的有效鏈接者,爭做合作機制常態長效的共同建設者,團結奮進,擔當作為,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僑界的智慧與力量。

期間,武大勇、陳月娥、周樹彬3名委員圍繞各自領域進行履職情況報告,匯報為社會服務、為僑服務所做的具體工作;邀請僑界專家張五明、李子博、李則軒分別以“現代首都都市圈背景下校企僑合作發展新思路”“MCTL蛋白質組學腫瘤多靶點整體解決方案”“中美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差異比較”做主旨演講,探索建立“校、企、僑”合作的新路徑;特別邀請河北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李勝茹以“持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為主題向參會人員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對國家“十五五”規劃的了解,樹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信心。

為增聘的14名僑界專家委員頒發聘書。

河北科技大學周曉輝,秦皇島市僑聯姜天佑,承德市僑聯僑界專家委員會孫繼香分別圍繞建立“校、企、僑”合作機制作典型案例分享,交流成功經驗;邀請僑界專家黨繼革、郝夢瑤、高鵬分別從農業科技、高端制造、數字經濟領域進行校企合作項目路演,為推動建立“校、企、僑”合作機制提供經驗借鑒。

省科技廳、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雄安新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中信銀行石家莊分行分別圍繞科技成果轉化、人才產業、金融基金方面進行政策解讀,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提供“政策工具箱”。

會后組織參會人員到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等重點產業園區與創新平臺參觀體驗,感受雄安新區宜業、宜居的創新之城、未來之城。
本次活動通過總結部署、經驗交流、主旨演講、項目路演、政策解讀、成果展示、分組研討、實地參觀等形式,增強了活動實效,為項目對接、成果轉化、協同合作搭建了有力平臺,為推動建立“校、企、僑”合作機制打下堅實基礎。廣大參會人員紛紛表示,本次活動內容豐富、成效明顯,會后將深入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共同推動“校、企、僑”合作機制走深走實,為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省僑聯經濟科技部、雄安新區黨群工作部,部分市僑聯、高校黨委統戰部等相關人員參加以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