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這首鏗鏘有力、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家喻戶曉、傳唱至今,寄托著無數中華兒女的英雄情懷。歌曲的詞作者正是從辛集走出、奔赴延安的著名革命詩人、學者、教育家公木(原名張永年),公木以熾熱的赤子之心創作的歌曲和詩歌為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帶來激昂奮進的力量。3月20日,辛集市僑聯組織開展僑聯委員活動日到辛集公木紀念館開展主題學習活動。

在紀念館,講解員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公木先生的生平事跡,并收看了公木紀錄片。公木先生原名張松如,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詩人、學者、教育家,公木先生一生參與編寫了許多愛國的歌曲,出版個人專著40余部,著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英雄贊歌》《東方紅》等紅歌永久傳唱。通過參觀圖片展和文字記載,大家深深感受到了公木先生一生的愛國熱情和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

通過講解,僑聯委員不僅深化了對歌曲創作背景的理解,更接受了一次黨史學習教育與精神洗禮。《英雄贊歌》大氣磅礴、氣勢豪邁,是一首禮贊以王成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個革命英雄的頌歌。全體人員齊唱歌曲,以嘹亮的歌聲緬懷英雄、致敬英雄,唱出了對國家和民族的真摯情懷,唱出了弘揚革命傳統、牢記初心使命的時代心聲。
“辛集市具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這些紅色歌曲是我們的驕傲,更激勵著我們沿著榜樣的足跡,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公木把小我融入大我,成就了海一樣的寬廣胸懷,山一樣的崇高理想,我們要將自己生命的軌跡與民族的脈搏、時代的律動融為一體,心懷‘國之大者’,時刻葆有一顆民族心、民族魂。”……參觀現場,大家開展“沉浸式”學習體驗,暢談學習體會和參觀感受,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辛集市僑聯副主席楊曉青作點評發言。
大家紛紛表示,將學習并牢記公木的優秀品格,弘揚軍歌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自覺錘煉黨性,勇擔職責使命,練就過硬本領,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僑聯工作提質增效的新思路、新舉措,為辛集市僑聯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