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中國事關群眾福祉、國家富強、民族昌盛。伴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用科技守護生命成為時代賦予每個生命健康領域學者的重要歷史使命。歸國博士劉喜富教授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帶頭人、河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河北省僑聯僑界專家委員會委員,以守護人類健康事業為己任,深耕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領域,堅持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在家鄉的振興、冬奧的賽場和疫情戰場上。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進軍國際化原創新藥研發。2018年,劉喜富教授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受邀回國創建河北師范大學“藥物篩選與新藥創制中心”(被授予“河北省抗腫瘤分子靶標新藥技術創新中心),迅速組建新藥研發創新人才團隊,引進和培養8名高水平科技骨干,培養博士生8名,碩士生20名,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分子藥物、納米抗體藥物和納米制劑、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致力于原創新藥研發、引進、轉化和產業化。發現了類基于Wnt/beta-catenin信號轉導系統和線粒體能量代謝調控的全新化合物結構,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水平驗證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申請了國際專利。同時,基于6個全新免疫檢查點靶點開發了共計80個具有高免疫學活性的抗體,部分抗體已驗證出良好的抗腫瘤生物學活性。他作為澤生科技共同創始人和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抗心力衰竭原創新藥-重組人紐欄格林的多國多中心II期臨床研究》的項目主持人,帶領團隊完成了國際臨床試驗注冊和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中國、美國和澳大利亞)。先后在國際頂尖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美國心臟病學雜志、癌基因、分子癌癥治療等)發表了20多篇原創性論文。發現了全新的心衰治療和抗腫瘤分子信號機制,研發了心衰治療和抗腫瘤新藥,申請多項國內和國際發明專利。該新藥通過修復心肌細胞結構,從根本上治療心衰,獲批上市后,為全球2250萬心力衰竭患者帶去了新希望,更好地滿足了臨床治療用藥需求。

聚焦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結出產學研融合之果。“只有將知識轉化外化的價值,將能力投入到社會中去,才能作出更多的社會貢獻。”這是經常掛在他嘴邊的一句話。上海澤生科技(澤生科技:871392)和上海仁度科技(仁度生物:688193)兩家生物醫藥高科技公司是劉喜富教授“將實驗室的技術推向市場”的產學研合作技術成果轉化的成功典型。該公司致力于我國原創新藥國際轉化和RNA分子診斷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基于劉喜富教授在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領域創新創業的豐富經驗,張家口市政府與劉教授團隊及社會資本合作,共同組建了張家口建龍大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及配套生命科學產業園,現已投資孵化6個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科技項目,初步構建大健康產業生態鏈。同時發起、主辦多次張家口大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就相關學術、產業問題展開多視角、跨學科的交流,推動產學研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吸引國內外人才和項目落地張家口。目前,基金總規模達3.3億,已投資1.3億,按照市場估值,所投資項目增值約8億人民幣。
“產業報國,科技興國。當祖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很薄弱,回來不僅可以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力量,自己的人生價值也能得到升華。”2021年,劉喜富教授入選石家莊市政府智庫顧問專家,基于河北師范大學新藥創制團隊和設施,與石家莊高新區合作籌建“石家莊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該中心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加大國內外科技交流與合作,培育復合型高層次產業化人才,將原創新藥研發、引進與轉化落地,為河北省生物醫藥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一系列新機遇,將進一步助推我省生物醫藥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肩負時代重任,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在新冠疫情防控、冬奧(冬殘奧)會工作、鄉村振興中,劉喜富教授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疫情防控攻堅,帶領河北師范大學團隊,橫向聯合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仁度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和健垣科技公司共同研究、驗證和開發了致病微生物核酸檢測試劑盒、自動化核酸提取檢測一體機和微生物防控整體解決方案。累計完成核酸檢測服務超過100萬人次,包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諾如病毒核酸檢測,多種食品致病微生物核酸快速檢測等。目前,該科研成果經河北省科技廳評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已列為河北省發改委產業化項目及冬奧技術集成應用與綜合示范項目,并入選河北省首臺套名單(河北省工信廳)。冬奧賽場把關,團隊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共同設計和驗證了“冬奧”場館預防性消殺和終末消殺方案,已圓滿完成了奧運場館的消殺任務,受到“冬奧”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高度贊揚。健垣科技于2020年被列入國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錄,劉喜富教授列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和“張家口市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其中“同一健康框架下的微生物監控系統”項目入圍了第十屆全國創新創翼大賽決賽及河北省一等獎。鄉村振興助力,他心系家鄉,情牽故里。不僅服務好北京冬奧會,而且對貧困村進行幫扶,僅在冬奧會期間為家張家口地區提供就業崗位150個,在70多天的時間里,參與保障的鄉村人員人均收入達2萬元,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動力、注入了活力。
“莫道家國情懷義,無疆大愛暖人間”。做一名有家國情懷的科研人,是劉喜富教授的終身追求。正是有像劉喜富教授這樣一批志存高遠、不忘初心的專業人才,殫精竭慮、大愛無疆,專心致志地把自己的科研事業融入到祖國的建設大業中,才使得我們在生命科學及其他科技領域不斷實現重大突破、取得重大成果,在佑護人民生命健康的征程上不停步、不偏航,讓健康的陽光普照華夏大地。